【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鑫 史冰倩】5家企业A股IPO获受理,3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35家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21只豫股合计回购34.43亿元,3家上市公司发行科创债……今年上半年,经济大省河南在资本领域,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
豫企上市加速,上半年新增8家企业排队
今年以来,河南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
6月30日,随着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赶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A股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至此,河南省上半年A股IPO申请获受理企业共计5家。
具体来看,除了郑州新世纪数码,其余4家分别为洛阳盛龙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申报深交所主板上市,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拟申报北交所上市。
此外,2023年底北交所IPO获受理的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2025年4月11日,通过北交所审核,成为2025年河南首家A股过会企业。
河南企业A股IPO加速的同时,也在积极冲击港交所。3月3日,随着蜜雪集团登陆港交所,河南港股上市公司增至31家。今年4月、5月、6月,河南联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A股上市公司牧原股份3家河南企业分别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河南新增8家企业(含二次上市)冲刺A股或港股上市。
记者注意到,上述8家拟上市的河南企业涉及行业广泛,覆盖汽车零部件、食品餐饮、高端制造、矿业资源等多个领域,且多为细分市场龙头。
从地域来看,这些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世纪数码、巴奴、嘉晨智能3家企业来自郑州市,天海汽车、海昌智能来自鹤壁市,牧原股份、盛龙股份、联合信息分别来自南阳、洛阳、许昌。
并购重组升温,35家上市公司官宣
仕佳光子定增收购福可喜玛控股权、许昌国资股东2.17亿元战略入股瑞贝卡、建龙微纳收购上海汉兴能源51%股权……6月以来,河南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并购重组事件,为并购重组热潮增添豫股力量。
随着新“国九条”“科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以及日前《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多维度松绑,政策优化升级路径清晰,河南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Wind数据显示,以首次披露日为统计口径,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河南35家上市公司披露46单并购重组相关事项,累计金额超70亿元。其中,焦作万方定增收购三门峡铝业100%股权、建龙微纳收购上海汉兴能源51%股权两笔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从重组进度来看,当前有26单并购重组业务仍然处于董事会预案,占比超50%。3单已签署转让协议,9单已经完成。
从行业分布来看,已披露的并购重组案例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电气机械以及计算机等行业,这与河南上市公司行业分布高度协同。
从并购金额来看,河南并购重组整体金额偏低。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交易金额,16单并购重组交易金额低于1亿元;12单交易金额在1亿元~10亿元,1单金额超20亿元。
从重组形式来看,协议收购是豫股进行并购重组的主流形式,涉及24单。二级市场收购和增资为另外两种重组形式,占比分别为15.21%和13.04%。
在本次并购重组浪潮中,产业整合正逐渐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流逻辑。焦作万方定增收购三门峡铝业100%股权、建龙微纳收购上海汉兴能源51%股权,以及仕佳光子定增收购福可喜玛控股权等案例,都是围绕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并购整合。
近日,河南上市公司建龙微纳发布公告,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受让股权的方式取得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兴能源)不少于51%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建龙微纳将成为汉兴能源的控股股东。
作为一家新材料供应商和方案解决服务商,建龙微纳主要从事工业气体分离、医用氧气、能源化工等领域的相关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而拟收购标的汉兴能源,则是一家专业从事氢能产业(上游制氢、中游运输、储氢、加氢站)相关技术的开发、咨询设计、成套制氢装备集成、总承包、工业气体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
建龙微纳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资产重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整合,提升公司全链条闭环能力,推动公司从材料制造商向技术服务商转型升级。
21只豫股合计回购34.43亿元
今年上半年,5家河南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变动显示为增持,分别为中原高速、黄河旋风、安阳钢铁、神马股份和安图生物,合计规模为2.72亿元。21家豫股披露回购数据,合计回购金额34.43亿元。其中牧原股份回购金额超过16亿元,接近豫股回购总规模的半数。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对于企业发展有积极意义,更多增持有助于提升管理层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和决策效率,进而起到稳定市场情绪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此后,资本市场掀起一场“再贷款回购增持潮”。
2025年以来,政策端持续发力。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不断优化工具政策要素。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至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调至10%。
今年上半年,龙佰集团、安阳钢铁、黄河旋风、千味央厨、郑煤机、致欧科技、神马股份和金丹科技等多只豫股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使用情况,合计使用规模达41.71亿元。
其中安阳钢铁和黄河旋风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再贷款使用方向为增持股份,贷款人均为控股股东,其余企业使用方向均为股票回购,贷款人为上市公司本身。
3家河南上市公司发行科创债
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与科创债政策优化,河南上市公司正加速借力债券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成为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又一大亮点。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多项重要举措。随后,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进一步细化支持措施。
政策发布后,河南上市公司积极行动。记者了解到,牧原股份、中原环保、神马股份3家河南上市公司先后发行科技创新债,通过债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具体来看,6月18日,神马股份首单交易型增信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高成长产业债)——“25神YK01”(243172.SH)完成簿记发行。本期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N年,债券票面利率2.59%,创市场同期限同品种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历史新低。全场认购倍数高达3.69倍。
5月28日,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此次票据发行规模5亿元,发行期限5年,票面利率2.46%,是河南省国企首单、郑州市首单科技创新债。
作为河南省最早发行科技创新债的上市公司,5月13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成功发行了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本次发行规模为3亿元,发行利率为1.95%,5月12日该募集资金已全部到账。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盛达优配官网-配资之家门户网站-配资公司大全-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