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在河南郑州开幕,共设106个竞赛项目,吸引了3500余名选手参赛。北京市共选拔出105名选手参加96个项目的角逐,目前所有选手都已进入紧张的集训阶段。近日,记者走访育婴项目集训基地,探访北京选手备赛情况。
“金牌月嫂”也要从头学起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实训教室内,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北京市代表队育婴项目选手、47岁的郭俊娜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婴幼儿护理实操训练。
“来,宝贝,我们换个尿不湿。”郭俊娜轻声说着,小心翼翼地将仿真婴儿模型放在操作台上。她动作娴熟地解开仿真婴儿的衣物,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温柔。作为拥有16年月嫂经验、照顾过百余名婴儿的“金牌月嫂”,郭俊娜在实际工作中早已得心应手,但在备赛集训中,她却也像个新人一样从头学起。
“实际工作注重效果,而赛场比拼更讲究规范和细节。”郭俊娜坦言,看似简单的换尿布动作,在赛场上就有十余项评分标准。从与“家长”的沟通话术到手部动作的力度控制,从操作顺序到卫生规范,都需要反复推敲和练习。为了达到最佳状态,她每天提前一小时来到训练场,反复练习每个动作,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在集训现场,郭俊娜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知识点:“拍嗝时手掌需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冲调奶粉的温水水温控制在45℃上下”“婴幼儿衣物清洗禁用消毒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正是她备战的重点。“经验是财富,但不能成为束缚。”郭俊娜说。
20天集训应对方方面面的问题
本次育婴项目集训为期20天,由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的芦爱军老师等专业教师团队负责指导。
“郭俊娜的实操能力突出,但理论知识需要夯实。”芦爱军告诉记者,集训内容涵盖大赛涉及的安全照护、生活照料、应急处理等多个领域,还特别增加了儿童体质测评、小儿推拿等新增技能的专项训练。为了让选手适应赛场要求,训练中特意安排了家长配合演练,模拟真实服务场景。
在模拟家庭场景训练区,郭俊娜正在进行婴幼儿外出准备场景的实操训练。她熟练取出童车、防晒帽、湿巾等物品,动作有条不紊。“根据案例描述,8月龄的婴儿曾患感冒,外出需注意保暖和防护。”郭俊娜一边向“家长”解释,一边将仿真婴儿小心放入童车,调整安全带的松紧度。突然,婴儿发出“哭闹声”,她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轻轻抚摸模型的背部,用温柔的语调安抚:“宝宝不怕,我们马上就出发啦。”
这样的场景训练,郭俊娜每天要进行十余次。为了应对赛场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她和队友们模拟各种复杂场景,涉及从辅食添加到睡眠训练的方方面面。
老月嫂也面临新挑战
在应急处理训练中,郭俊娜展现出了老月嫂的沉稳。当模拟婴幼儿发生呛奶时,她迅速将模型置于头低脚高位,用空心掌叩击其背部,动作果断而精准。“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必须做到快、准、稳。”郭俊娜说,这样的应急训练让她对婴幼儿安全防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她把多年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然后,老月嫂也会面临新问题。作为今年大赛新增的技能点,儿童体质测评和小儿推拿对郭俊娜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以前在工作中也会用到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但系统学习还是第一次。”为了攻克这个难关,她特意请教了专业中医,购买了相关书籍,利用休息时间钻研中医理论,反复练习手法力度。
训练时,她的手指在仿真婴儿模型的手掌上轻轻滑动,找准穴位后,用适中的力度进行按揉。“补脾经要拇指屈曲循桡侧缘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她边操作边念叨。
在郭俊娜看来,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看到那么多年轻选手的创新思路和专业技能,我也学到了很多。”她说,育婴行业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大赛正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平台。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代丽丽
盛达优配官网-配资之家门户网站-配资公司大全-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